• 1
  • 2
  • 3
母婴产业服务系统


 

懷孕17種高危險情況(上)

 


無論是母體或胎兒的疾病因素,只要任何會提高孕婦懷孕的風險或發生併發症的情況,都屬於「高危險妊娠」。哪些高危險妊娠項目需要特別留意?危險因子有哪些?分別有什麼症狀與影響?日常生活必須注意哪些地方?醫師將分別提出說明。

 

妊娠高血壓

 

懷孕20週以後產生的高血壓,才算是妊娠高血壓;20週以前已有的高血壓,則是本身已有的慢性高血壓,與懷孕無關。妊娠高血壓不一定會有症狀,但也有可能會頭痛、頭暈;如果妊娠高血壓合併蛋白尿,則會變成子癇前症,子癇前症也有可能會有頭痛、頭暈的症狀。

 

妊娠高血壓與子癇前症對胎兒的影響為:因為血壓過高,臍帶與胎盤的壓力過大,胎兒比較不容易獲得養分與氧氣,容易生長遲滯;對孕婦的影響則為:血壓太高,孕婦有腦出血與中風的可能,也較易胎盤早期剝離,並可能因血壓高而導致眼底血管水腫,可能會導致視力模糊。子癇前症孕婦產生抽筋才會演變為子癇症,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氧氣輸送,也可能危及胎兒與孕婦的生命。

 

因為胎盤的血流阻力過大,孕婦的身體要用更高的血壓才能將血液灌注給胎兒,所以會造成高血壓。高血壓的確切成因不明,但如果本身為慢性高血壓患者、或是高齡、或是前一胎也發生過類似情形,則都屬於危險因子。

 

生活注意重點

 

*建議懷孕11~13週時,可做子癇前症風險評估,可抽血與做超音波檢查。如果檢查出來懷疑可能是高危險群,則建議每天服用一顆阿斯匹靈藥物,一直服用到36週(之所以不持續服用到生產為止,是因為阿斯匹靈為抗凝血藥物,如果持續服用到生產,會增加生產大出血的可能)。


*高血壓患者要按照醫囑服用降血壓藥物。已知懷孕後,也要告訴醫生,讓醫生評估是否需換藥。

 

*應多放輕鬆、盡量不要動怒、不要讓血壓波動太大。


*如果有蛋白尿,可適量補充蛋白質,以補足流失的部分。


*定期測量血壓。


*不要吃太鹹,飲食盡量清淡。

 

多胞胎妊娠

 

多胞胎妊娠有可能會出現雙胞胎輸血症候群,胎兒也有可能較易生長遲滯。懷多胞胎的孕婦也較易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有些人是因為家族遺傳有雙胞胎基因,但較多原因則是因為人工受孕。雙胞胎大多尚可承受,但如果是三胞胎以上,懷孕的風險就更大了許多,可考慮做減胎手術。此外,也建議人工受孕一次不要植入太多胚胎。

 

生活注意重點

 

多胞胎妊娠的早產機率較單胞胎高,以雙胞胎而言,只有少數人能夠撐到37週生產,但大多數人大約只能撐到35、36週生產,應提早做好生產的準備。日常生活也不要太累,並注意飲食均衡。此外,托腹帶有助於改善因肚子太大所引起的腰痠背痛,但不能因此而降低早產的機率,但多胞胎孕婦仍可考慮使用托腹帶,以減輕腰痠背痛的不適感。

 

過期妊娠

 

懷孕42週以上還沒生產,即為過期妊娠。但建議不要等到42週以上再來考慮是否要催生,此時胎盤功能退化較多、難產風險也增加、胎兒較易解胎便而可能不慎吸入胎便,進而引發肺炎;建議懷孕超過41週即可催生(編按:懷孕幾週必須催生,不同醫師的講法不一定完全相同,請依您的主治醫師所說的為準)。此外,過期妊娠與家族遺傳並無直接的關聯性。


催生通常不會比正常生產更痛,催生方式為使用陰道塞劑或打點滴(目前口服催生藥物已被禁用,因藥效太強,有子宮破裂之虞),初產婦催生時間通常比經產婦來得久。最多可以催生3天,萬一催生失敗,則考慮改剖腹產。

 

現今醫學技術仍無法確定產婦是否可以成功自然產,只能試試看。但因自然產產後恢復與對胎兒的影響皆優於剖腹產,所以除非有特殊適應症,一般大多還是會鼓勵先嘗試自然產(鼓勵但不強迫)。

 

胎盤早期剝離

 

正常狀況是自然產寶寶先娩出以後,胎盤再娩出、或醫師用手去剝離胎盤;但胎盤早期剝離的狀況則是「生產前,胎盤已與子宮剝離」。胎盤早期剝離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或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子癇症)、出車禍或跌倒受到嚴重撞擊,或是抽菸等。

 

生活注意重點

 

胎盤早期剝離會影響胎兒的養分與氧氣輸送,症狀為子宮有強直收縮,也常有不會緩解的腹部劇痛,雖然也會出血,但血不一定會流出體外。假如肚子有劇痛、或最近曾車禍或跌倒,建議就醫檢查。照超音波時,可檢查出部分胎盤早期剝離;但如果剝離的程度較輕微,超音波不一定能完全檢查得出來,也可能要裝胎兒監視器測量胎心音。為了降低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率,孕婦應注意行走安全、並小心防滑;孕婦盡量不要騎乘機車。

 

前置胎盤及植入性胎盤

 

前置胎盤有時候也會合併植入性胎盤一起出現(前置胎盤為胎盤位於子宮頸口開口處或臨近位置;植入性胎盤則有幾種不同程度,但會比較類似於已卡進子宮壁、或是穿透子宮內層基底蛻膜)。


前置胎盤懷孕期間較容易出血,植入性胎盤則是較易產後大出血。相關危險因子包括:子宮曾做過手術,例如:內膜刮除、或剖腹產、或流產手術,這些都容易造成前置胎盤與植入性胎盤。但有時候植入性胎盤產前不易診斷出來,有可能要到生產時才會被發現。

 

生活注意重點

 

如果知道自己有前置胎盤或植入性胎盤,懷孕期間不能有性行為,建議少運動(仍可散步)、多休息,並且少提重物。這類型孕婦也較易需要安胎或較易早產,必須特別留意。

 

胎位不正(臀位)

 

如果胎兒的胎位為臀位(屁股朝下),為了安全起見,要改成剖腹產,畢竟「胎位不正,醫師用手轉肚子來調整胎兒的位置」這樣的方式風險較大,最好還是改採剖腹產較安全。至於為什麼會造成胎位不正,較多是不明原因所致,或是子宮內有肌瘤或腫瘤,影響到胎兒的位置;或是孕婦患有妊娠糖尿病,羊水較多;或是子宮先天異常,這些原因都會造成胎位不正。

 

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是懷孕前原本已經有的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一旦懷孕,血液中有小血栓容易累積在胎盤裡,可能會導致流產;紅斑性狼瘡也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心臟發育,胎兒較易心律不整。如果在懷孕過程中,醫師發現胎兒心律不整,可能要服用強心劑,依醫囑而定,但這種狀況較少見。

 

生活注意重點

 

紅斑性狼瘡患者如果懷孕,為了預防流產,建議依醫囑服用阿斯匹靈,預防血栓形成。此外,亦由於胎兒較易心律不整,等寶寶出生以後,要請小兒心臟科專科醫師評估與追蹤。

 

胎兒在子宮內生長遲滯

 

超音波可預估胎兒大約的體重,如果小於此週數應有的10百分位,就會判定為胎兒在子宮內生長遲滯。造成胎兒生長遲滯的可能原因包括:懷孕時孕婦受到感染(例如:感染德國麻疹…等)、或是患有妊娠高血壓或子癇前症。胎兒生長遲滯的影響則為:寶寶容易長不大、器官發育不佳。

 

生活注意重點

 

*應就醫找出導致胎兒生長遲滯的原因並加以治療與改善,例如:治療感染或控制高血壓。另外,孕婦亦可嘗試多吃一點食物、營養均衡,看看對胎兒體重上升是否會有幫助(但不是一定會有幫助)。

 

*德國麻疹是一種由德國麻疹病毒所引起的疾病,通常經由飛沫或接觸感染。一般人感染通常很快就會痊癒,而且沒有任何後遺症;但懷孕3個月內的孕婦萬一被感染,胎兒有高達90%的機率受到感染,並且有25%以上的機率產生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可能造成死胎、早產、耳聾、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心臟病等。胎兒缺陷的嚴重程度和感染時間有密切關聯,懷孕愈早期感染,所引起的缺陷愈嚴重;若是懷孕20週以後才感染,生下異常胎兒的機率就較小。

 

*預防德國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種疫苗。至少曾接種1劑德國麻疹疫苗,但有些人可能已經沒有抗體。因此,女性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曾經接種過德國麻疹疫苗、或是否仍有抗體,建議於孕前健康檢查時,進行德國麻疹抗體檢測;若是已經懷孕了,產檢會篩檢德國麻疹抗體,若發現自己沒有德國麻疹抗體,由於此疫苗不能在懷孕時接種,因此建議於產後再接種疫苗,並於接種疫苗後4週內應避免懷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