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健康产业整合系统



 

濕邪對身體的影響



提到濕,我們都會想到每年的春夏交接時節的黃梅天氣,房屋裏潮濕的情景。由於綿綿陰雨,環境濕度增加,於是就造成了「濕」的狀態。濕有外濕、內濕之分,它們都會影響(侵犯)人體的任何部位。外濕,與季節及久居濕地或淋雨涉水,感受濕邪有關,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致。長夏濕氣最盛,故多濕病。

過去多把濕邪歸為長夏的主氣,比如在南方每年的四五月入梅以後,雨水多,空氣非常潮濕,我們人坐在房間裏是感到渾身都是濕的;還有,居住在比較低窪的地區,每遇雨季就積水,在這種環境中,當然比較容易引起濕的毛病;其次是霧露較重的區域,如嶺南地區,空氣中的濕度也高,都是屬於外在環境的問題。人體如感受這種外來的濕邪,常會有發熱惡寒,頭重如裹,肢節疼痛,周身困乏等症狀發生。內濕,多與飲食生冷及脾腎陽虛,運化功能失常有關,多由嗜酒成癖或過食生冷,以致脾陽失運,濕自內生。

家庭電氣產品,居住環境有冷氣,飲食有冰箱。夏天一到,大家都喜歡吹冷氣,喝冰冷的東西。由於人體的正常體溫為36.5度到36.8度,而冰箱下層的溫度大概在5-10度,與人體的溫度相差了20幾度;冷凍庫的溫度更在零度以下,這些冰冷的東西一到胃裡,馬上就會引起收縮反應,並抑制胃液分泌,影響到脾胃的消化、吸收與運輸功能。內濕的產生,無非就是內環境水分過多的結果,而內環境水分過多主要由兩個原因造成,一是水的攝入量太多,二是囤在體內的代謝障礙。常見胸脘痞悶,嘔惡瀉利,食欲不振或水腫,黃疸。然而,外濕可內傳臟腑,內濕也會外達肌膚。而且濕邪又易與風、寒、暑、熱、溫、毒等邪糾結,所以「濕」本身又可化熱、化寒、化燥,其表現形式錯綜複雜。


 

濕氣對身體的影響



● 影響頭身、四肢關節

數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已經認識到風、暑、濕、燥、寒、火等六淫氣候環境變化對身體所產生的影響,尤其是「濕邪」更被視為是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

明代醫家趙獻可把「濕」分為四種:(1)雨霧露,是在天之濕;(2)泥水,是在地之濕;(3)酒水乳酪,是飲食之濕;(4)汗出沾衣,是汗液之濕。他還特別提到,不同的濕導致的疾病也完全不同。

「寒、濕」是大自然存在的氣候因素,相對其他幾種氣候,風、濕幾乎一年的任何季節都會存在。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濕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濕不會明顯影響人的身體健康,頂多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不方便,好像五六月份的黃梅天,每天細雨綿綿,東西都會受潮、發黴,房間裏也彌漫著一種淡淡的味道,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很討厭這樣的天氣。不過由於體質的不同,有些人可能更容易覺到濕的氣候變化,特別是對於脾胃虛弱或生活習慣不良的人,最容易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響健康。

由於現代人少動、多吃、熬夜、壓力大,也會造成腸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謝失調。很多胃腸弱的人就會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這時即使沒有身體明顯的不適,對著鏡子觀察舌苔也可以看到舌苔很膩。為什麼感受濕邪,人的舌苔會很膩?因為舌苔是胃氣薰蒸而成的,所以濕傷脾胃就會在舌苔上反映出來,而濕的特性是黏膩不爽,所以舌苔看起來也很膩。這一點也是中醫整體觀的體現,即任何一點小的問題,都會揭示大的方向,古人說,一葉落而知秋,就是這個道理。

古代醫家認為「胃為水穀之海」,飲食之濕,先傷脾胃,舉個例子,喝過多的水或者酒,都會引起嘔吐,就是胃沒法容納這麼多飲食的一種自我保護。吃了不潔淨的食物,人也會上吐下瀉,也是腸胃不適的表現。而且外界的濕和飲食之濕會互相影響,如果環境比較潮濕,更要減輕胃腸的負擔。脾主運化,濕重會引起運化失調,以致頭有沉重感。因此,若頭有如戴鋼盔般的沉重感,那就表示已經有濕氣侵入。有些人洗頭不用吹風機吹乾,也容易中濕。

濕氣會慢慢滲透到關節和肌肉,嚴重時晚上睡覺連翻身都會感覺困難;若影響到四肢,則有腫脹感,不管早上或午睡起來,不僅手會腫脹,眼胞也亮亮的;同時口腔的唾液分泌量增多,此皆為濕病之證。

有人發現自己早上穿的鞋子,到下午竟然變小了。實際上鞋子並沒有變小,而是腳腫脹了。其原因即在脾胃管運化,一旦濕氣淤積體內,運輸至末梢後回流緩慢。 到了下午,人體為因應工作需要而消耗能量,相對能量釋放減少,影響組織回流,所以到了下午就感覺鞋子變小,腳也變大了。

● 導致口淡、大便稀且無精打采

就腸胃系統方面而言,若濕重導致運化失調的話,水分就會滲透到腸管內,引起下痢;或使大便變得稀溏 (又稱鴨溏或騖溏)。

是因為體腔內的水分透過兩個方式進入腸胃之中:一個是高壓往低壓處滲透;一個是透過腸子本身的吸收;如果運化失調,水分就可能滲透到腸管,腸管內積滿了水分,大便因此稀溏了起來。而口腔內唾液分泌多,就會感覺口淡、食慾不振。喜歡飲食生冷的人,也較會出現食慾不振的現象,像現在許多小朋友都有此毛病,影響了消化吸收與營養供應,因此就會感到精神萎靡、倦怠、乏力、無精打彩。

● 導致臟腑代謝功能失調

水液通過脾的運化為人體所利用之後,在體內還有一個運輸、分佈、排泄的過程,這個過程和肺的通調水道作用、三焦的通道作用、膀胱的貯尿排尿作用以及腎的蒸騰氣化作用都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四個臟器功能的失調,也會導致水液在體內循環過程的障礙,出現水液在體內異常停留的「內濕」症狀。所以水濕病變,在很多疾病當中,都可以為主發生,或者兼挾發生。

內濕多是由於素嗜茶酒,暴飲冷水或肥甘厚味,饑甚暴食,飲食不節日久損傷脾胃,脾運受阻,或濕郁成熱,或濕積生痰,聚痰為病。故內濕是臟腑生理功能失調所產生的一種病理變化,與脾的病理變化密切相關。

中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如果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化水濕功能正常,濕邪則不易致病。反之,由於濕邪具有粘膩,易襲下位,易阻滯氣機運行的特性,因此,當脾的運輸氣機有所阻滯之時,水液就不能正常的輸佈,它留在身體哪個部位,就出現哪個部位的症狀。

如果體內各細胞、組織、器官水分含量過多,就會出現肢體水腫、頭面浮腫、頭昏頭重、身重而痛、四肢腫脹、關節屈伸不利、胸水、腹水、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噁心欲吐、食不消化、大便溏瀉等症狀;如果黏膜細胞分泌的黏液過多,就會出現婦女的白帶過多,慢性結腸炎導致的慢性腹瀉,支氣管分泌黏液過多引起的慢性咳嗽,咳痰白而黏、不易咯出等等症狀。此外,濕證的舌體多腫脹,舌苔必膩厚。脈象常為滑弦或濡緩。所以《內經》上稱「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意思就是人體大多數的水濕內停的疾病,如水腫、脹滿等,都是脾的運化功能失常所導致的。

● 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易導致水濕內阻

中醫認為,脾虛則生痰。一個人的脾氣虛弱,不能正常地運化水濕,導致水濕內阻,停滯於中焦,聚濕生痰。

可千萬別小看這個「痰」,「痰」可是百病之源。

高血壓在中醫裡有一種類型是痰濕阻滯型高血壓,主要就是因為肝火過旺克制脾土,脾胃被克制後,飲食的消化、運輸發生障礙,造成水濕內生,聚而成痰,形成了此類型的高血壓。

高脂血症多是因脾胃失調致使內生痰濁所致;咳嗽多是由痰濕蘊肺所致;哮喘的病因也是以痰為主,為宿痰內伏於肺,遇到外感因素就會被誘發;還有,肥胖的人多是痰濕體質……從以上可以看出,痰會引發很多種病,而脾虛又會生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