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新业国际商业学院


 

造成不孕症的隱形殺手-披衣菌感染
 

 

 披衣菌( C .trachomatis)感染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見的細菌型性傳染疾病,全世界包括台灣盛行率約為10%。披衣菌 ( C .trachomatis)是一種絕對細胞內寄生的細菌。依據特異性的外膜蛋白(MOMP)目前可分類為19種血清型,血清型A,B,Ba和C主要會引起Trachoma(砂眼),嚴重者會造成失明,而血清型D,Da,E,F,G,Ga,H,I,Ia,J和K,主要是感染生殖泌尿系統,造成尿道炎、前列腺炎、子宮頸炎、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骨盆腔炎、子宮外孕及不孕症等,另外血清型L1,L2,L2a和L3則是會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腫(LymphogranulomaVenereum;LGV)。

 

 披衣菌( C .trachomatis)感染通常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之後會隨著感染時間越久,症狀逐漸出現。有50%的男性患者是沒有症狀的,如有,常見症狀包括:尿道分泌物、睪丸腫脹、小便疼痛、陰莖開口處有刺激症狀。而女性患者大約有70%~80%是沒有症狀,如有常見症狀則包括:陰道分泌物增加(黃色膿狀)、小便疼痛、下腹疼痛、性交疼痛、不規則陰道出血等等。大部份的砂眼披衣菌感染是以子宮頸炎表現,內診時可見子宮頸外觀呈現糜爛狀,當病人免疫力不好的時候,披衣菌往上感染,經子宮內膜、輸卵管至腹腔,造成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發炎、骨盆腔炎,導致不孕、子宮外孕或習慣性流產的後遺症。

 

 披衣菌( C .trachomatis)是藉由人與人的直接接觸而感染,大部份是由性行為傳染,生殖道的感染可能經由性行為導致咽喉的感染,被感染的人同時可能出現眼部的症狀,另外血液也可攜帶披衣菌,因此若接觸到患者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或血液)就有可能導致感染。孕婦在生產時可能垂直感染給嬰兒。有50%的機率造成新生兒結膜炎,甚至失明;另外還有20%的機率導致新生兒肺炎或其他呼吸道疾病,嚴重時引起新生兒死亡。但是有少數人可能是「被冤枉」的,因為溫泉、SPA、公廁衛生環境條件欠佳的公共場所也可能被潛在人體分泌物中的披衣菌傳染。

 

 在臨床上目前較常使用的檢測方式為「血清學檢測」及「分子生物學檢測」,血清學是抽血驗血清中是否有砂眼披衣菌的抗體,有IgG抗體表示曾感染過披衣菌,抗體可永久出現,但無法確定目前是否有感染; IgA抗體雖然可反應近期有感染,但即使病原消失了,抗體可能長達三個月仍未消失,仍然無法當作出現「目前正在感染」的準確依據。

 

 另一種分子生物檢測方法是利用聚合脢鏈反應(PCR)來放大檢體中某段披衣菌基因DNA序列來偵測診斷。其敏感度(90~95%)與特異性(>99%)都比較高,優於血清學檢測法,是偵測目前有無感染最準的作法。

 

 在臨床上若女性有不孕症且有子宮外孕病史或者有連續/習慣性流產者,可先使用抽血驗IgG抗體做初步篩檢,如為陽性在進一步進行分子生物學檢測(男生採前段尿液檢體而女生則採集陰道分泌物檢體)看目前生殖道是否有披衣菌病原體感染。若病人正在白帶發炎、骨盆腔發炎者或男性精液中白血球偏高,則同時採血及進行分子生物學檢測。分子生物學檢測陽性者,需使用Doxymycin(多喜黴素)治療一週,吃完過兩週後進行分子生物學檢測,如果檢測結果仍為陽性,則改吃Erythromycin(紅黴素)或Amoxicillin(胺默西林),吃完2週後再複驗。夫妻一方報告有異常者,配偶同時要抽血甚至需進行分子生物學檢測,而且未治療好之前,夫妻要禁止性行為,避免另一人也遭受交叉感染。
 

預防感染的最佳方式就是安全的性行為,那些平常容易白帶多,有子宮頸發炎、骨盆腔發炎、子宮外孕、不孕症、連續性流產等紀錄的高危險族群應該要接受披衣菌的篩檢,早期發現及治療,減少後遺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