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4大營養防腸癌、調節內分泌!
優質山藥4法則挑選
山藥4大營養防腸癌、調節內分泌!優質山藥4法則挑選
要增強免疫力,你可能會想到蔥蒜薑等辛香料,其實看起來溫和的山藥也有增強免疫力的功能,最近山藥開始採收,正適合用來在冬季進補,增強免疫力渡過有新冠肆虐的2020年。
白白淨淨的山藥是台灣人餐桌上常見的食材,同時也是養生料理的常客,入冬後山藥不只「著時」開始採收,也很應景,因為中醫理論中認為秋冬兩季可多吃黑白兩色的食物來養生,其中山藥在中醫食療更有重要的地位。
山藥含「黏多醣」好處多多,可維持骨質、活化免疫細胞
山藥即中藥材中的「淮山」,自古以來就被視為補虛佳品,冬季天氣寒冷,山藥正適合體質較虛的人用來補身體,對抗寒冷的冬天。
在現代營養學上,山藥也被證明有許多好處。營養醫學博士劉博仁醫師在個人臉書粉專中指出,山藥含有:
-
9種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胺基酸,對於新陳代謝、細胞組織的再生、內分泌荷爾蒙的重建都有幫助。
-
類似荷爾蒙前驅物質 ─ 「去氫表雄固酮」DHEA,DHEA可以促進微量睪固酮及雌激素的產生,對於調節新陳代謝與內分泌都有助益。
-
黏多醣(viscous polysaccharids),可促進腸胃蠕動,降低大腸息肉、腸癌的發生機率,並幫助維持骨質、維護軟骨健康,還能活化T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等免疫細胞,提升人體免疫力,有利於對抗腫瘤與病毒。
-
碘,每100克山藥約含有140毫克的碘,對因為缺碘而造成甲狀腺功能低下及肥胖的女性也有好處。
劉博仁醫師也提到,山藥因含有荷爾蒙前驅物質,讓部分患有荷爾蒙相關病症的人擔憂其安全項,像一位乳房多發性纖維腺瘤(一種與荷爾蒙不平衡相關的疾病)患者,就曾向劉醫師詢問是山藥是否可以食用。對此劉博仁醫師解釋,只要攝取的是天然的食物而非濃縮萃取物,一周吃1~2次山藥料理是沒問題的,不論是燉排骨或雞湯,都是寒冬暖身的健康好料理。
山藥百百款,挑選靠4個準則
山藥有許多品種,比如紫山藥、白肉山藥、日本山藥等,但不管是什麼種類,挑選上最好依照以下準則:
-
大小均一,形狀又胖又直。
-
表皮顏色偏膚色或淺褐色。
-
表面光滑、鬚根較少。
-
拿起來有沉重感,代表水分較多。
山藥買回來後,建議放置在陰涼通風處,若是氣溫太高,可以放入冷藏室保存,保存期限可長達3個月。如果山藥已經切過,建議將濕滑的切口處用廚房紙巾擦乾,並將紙巾綁在切口處裝入塑膠袋裡,擠出多餘的空氣、密封後再放入冷藏室保存即可。
處理山藥手發癢?教你一招去黏液、好剝皮
山藥選購需要一些眼力,料理山藥也不容易,山藥容易產生黏液,不僅濕滑難以處理,有些人的手碰了山藥黏液還會發癢,非常不舒服。
知名主廚阿基師曾在《媽媽開心廚房》節目中建議大家,在料理山藥前可先用加了醋的水稍微煮一下山藥,如此一來不僅不會有黏液,山藥皮也會變得很好剝除,用刀子去切山藥時山藥也不會變黑,一舉數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