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主動脈剝離要吃藥控血壓?
主動脈剝離是極危險的疾病,死亡率極高。統計發現,它和高血壓、老年、馬凡氏症(一種結締組織疾病)、抽煙,有關係。西藥治療除了開刀和降血壓之外,沒什麼好方法。而且預後不佳。
但是,從醫師的角度來看,問題就出在結締組織脆弱,直白一點,就是維生素C攝取不足。抽菸、壓力、老年,都會造成腎上腺荷爾蒙過度分泌,因此大量耗損體內維生素C(因為腎上腺荷爾蒙的製造需要維生素C)。所以,看似多重原因,其實只有一個原因。
不管成因、預防、保養,都應該大量補足維生素C、膠原胜肽,以強化體內結締組織,使之不容易破裂。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維生素C缺乏,會導致結締組織脆弱。
舉凡容易流鼻血、眼白出血、靜脈曲張、消化道黏膜脆弱、痔瘡、血管硬化、間歇性跛行、主動脈剝離等等,這些發生在結締組織(血管、黏膜、肌腱、韌帶)的疾病,整個治療的方向就是要圍繞在強化結締組織,尤其首重維生素C和生物類黃酮的補充。光吃蔬果補C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大劑量。最好要搭配槲黃素和hesperidin。當然舒壓和補眠也是必要的,不然腎上腺還在耗損維生素C。
至於高血壓,那是果,不是因。高血壓是末梢循環不良或血管失去彈性所造成,所以絕大部分的降血壓藥物治標不治本,根本沒有處理真正的病因,而且還可能衍生一連串副作用。
血液循環不是靠心臟打出多少血或製造多大的血壓,而是靠「共振」!就是心臟把血打到主動脈弓,讓主動脈壁產生共振,就像打鼓一樣,這個共振波就可以把血送得很遠。不然,光以流體力學的原理,大象、鯨魚、恐龍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心臟收縮打出的血壓,送不了很遠。注意,主動脈「弓」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讓血管180度大轉彎,好讓血打在血管壁上,產生共振。
在主動脈剝離這個問題,為什麼血壓會高呢?很可能就是主動脈血管失去彈性,所以心臟只好代償性地打出更高的血壓,希望可以把血液送到末梢。但這僵硬、已失去彈性的血管壁哪能承受這樣的血壓呢?於是就有了裂痕或漏洞,血就跑進去,形成假腔,最後就剝離,然後就爆裂、堵塞,一命嗚呼。
所以,血壓不是重點,但目前主流療法卻避重就輕,放者結締組織問題不管,唯一的內科治療方法就是降血壓,以防血壓過高而衝破血管,但失去彈性的血管呢?
老化的橡皮水管不能還原,但人體卻可自行修復,只要你給他足夠的原料與環境的話。修復結締組織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牽扯到至少一百種疾病。靠的就是維生素C,但藥廠卻很不喜歡維生素C,因為如果這堆疾病這麼容易治療,大家就不吃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