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信息中心

新业国际商学院

常见问题


 

無聲肺癌「沒咳嗽」最危險!






近來研究發現,吸菸率逐年下降,肺腺癌發生率卻逐年上升,外界就把矛頭指向空汙!懷疑肺腺癌的發生與空汙有關。國際癌症研究署曾警告,持續暴露空汙可能提升罹患肺癌機率;歐盟大型空汙世代研究(ESCAPE)發現,PM2.5濃度每增加5單位(微克/立方公尺),肺癌發生風險就提升18%。 

不論根本原因是不是空污害命,肺腺癌已經是全民公敵,有不少名人因為肺癌過世,比如迪士尼的創辦人華特迪士尼、印象派大師莫內,都因肺癌奪命。

 

很多人不知道,不只胰臟癌是「無聲的殺手」,肺癌也會靜悄悄地侵襲患者,相比於發生率不高的胰臟癌,應該更加關注肺癌這個殺手。醫師分析,其實肺癌致命的原因,不是因為化療對肺癌沒有效,也不是肺癌不能開刀,而是因為為時已晚,大約6成患者在確診肺癌時已經是第四期,正因如此才會出現發生率不是第一、死亡率卻登冠的現象。肺癌的致死率很高那是因為大部分的肺癌都發現的很晚,醫師教你肺癌可能有那些症狀,早期發現就是最好的治療。

沒抽菸也會罹患肺癌

醫師談到,大家都知道導致肺癌最大的原因是抽菸,但很多女性被確診肺癌時非常非常不甘心,因為她們根本沒有抽菸。他說明,這可能是因為很多女性常待在廚房裡,或常常跟油煙對肺臟刺激的場所,都可能導致肺癌。


對抗肺癌的最大重點就是早期診斷,因為肺癌若及時發現其實癒後非常良好;假如確診時已到第三、四期,各種治療對患者來講可能都沒有太大的效果。想要早期診斷,首先就要知道肺癌的症狀與徵兆包含哪些。
 

有咳嗽症狀者是幸運兒,那是肺癌在提醒你


兩片肺臟中間,有一條氣管連接兩片肺臟,然後從中分支出許多支氣管到肺臟裡面。醫師說明,如果肺癌發生在肺部中央的話,患者很快就會有咳嗽的症狀,這類型的病患是比較有機會開刀治療的;但如果癌是發生在肺的末端,通常都要很嚴重才會產生咳嗽症狀,因而容易比較晚期才被診斷出來。

咳嗽是肺癌非常常見的症狀,如果持續咳嗽超過兩週,務必盡快就醫,可能是肺癌長在中央的氣管;如果拖了兩個星期還不去看醫生,或拖到兩個月才去就醫檢查,就有可能從肺癌早期變肺癌晚期了。

 

肺癌其他症狀:胸痛、痰中帶血也是警訊


除了咳嗽,還有一些其他的徵兆可以判斷。


身上出現奇怪的異常,例如手莫名的麻

醫師舉例,當肺癌發生在肺的邊緣,它如果再往外「吃」一點點,就會影響到患者的肋膜,胸口會因而感到劇痛,而若往外「吃」到腋下,那手就會莫明其妙地麻木。所以當大家身上出現奇怪的異常時,就要小心是不是肺癌的徵兆。


咳嗽合併呼吸困難、胸痛

如果咳嗽有合併呼吸困難跟胸痛,這可能也是肺癌吃到肋膜,因為一般的咳嗽並不會胸痛,也很少見咳到呼吸困難,所以產生這個徵兆,大家就要懷疑是不是罹患肺癌了。

 

咳嗽痰帶有血絲

因為腫瘤有時會滲血,所以肺癌會使患者的痰裡帶血絲。一般的咳嗽是不會帶有血絲的,所以如果痰中有血的話,要小心是不是肺裡面長東西。


咳嗽且體重異常下降

癌症通常都會伴有體重異常下降的徵兆,所以如果大家發現最近常常咳嗽,而且明明沒在減肥卻體重減輕,就要非常非常小心是不是得到肺癌。醫師再次呼籲,肺癌的早期症狀一定要留意,若能及早發現肺癌,早期肺癌的預後是很好的,如果到了晚期才發現,癒後就很差了。


每天做呼吸運動,保健肺臟

醫師也特別教導能夠加強肺功能的動作。他表示,很多老人家抽菸抽了一輩子,叫他們去做比較激烈的運動就會氣喘如牛;但如果平時運動自己的肺,對肺功能還是有保護的作用。

第一個動作是用鼻子吸氣,把氣吸到肚子裡,然後把嘴撮成圓形,以兩倍的時間將吸入的氣吐出來。吸氣時身體向後仰,吐氣時身體向前俯腰。醫師解釋,之所以要把嘴唇撮成圓唇狀,是因為這樣才能吐氣吐久一點,也能吐得比較順。

醫師建議,吸氣時可以以一定頻率在心裡默念「吸吸吸」,共三個字;吐氣時在心裡默念「吐吐吐吐吐吐」,共六個字。肺部有問題的人,這個動作可以每天做15分鐘,但不要在飯後做,以免影響消化,建議在飯前做或飯後一兩個小時後再做。


該做肺部X光檢查、或是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嗎?


「要不要做現在很流行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醫師認為,只要是肺癌高危險群,都有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的必要,比如父母親有肺癌、家族有肺癌遺傳史,或是本身抽菸、吸油煙好幾年等。

而即便沒有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也建議定期去做肺部X光檢查。醫師補充,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是很敏感的,會照出肺部很多很多的小結節,但醫師此時也難以判斷哪些是良性、哪些是惡性,過去曾有病人做了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肺部有個小結節,因為放心不下,毅然決然去做切片,不顧醫師請他做後續追蹤的建議。最後因為做肺部切片而造成嚴重的氣胸,還有大出血。就為了那個切片,只好再去開一次刀…。

簡言之,對於肺癌症狀要提高警覺,但也不用看到黑影就自己嚇自己,還是遵照醫師的專業診斷與建議為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