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信息中心

新业国际商学院

常见问题


 

胃食道逆流不是胃酸太多?




 

胃食道逆流,胃酸過多不是主因

 


約四分之一的人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根據醫師訪談約一千位民眾中發現胃食道逆流相當常見,特別在20歲世代裡成為最常見的腸胃病,從20歲世代將近九成外食且七成常熬夜的狀況看來,不好的飲食習慣以及作息是年輕人主要的病因。而中年人有胃食道逆流則大部分是慢性胃炎以及生理解構異常所致,老年人則是因為慢性病導致腸道神經蠕動異常所致,糖尿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胃食道逆流其實指的是胃裡的食物以及胃酸向上逆流至食道、咽喉甚至鼻腔或耳咽管的情形,而這種情形所導致的症狀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由於食道以及鼻腔不像胃一樣有胃黏膜以及粘液保護,所以當受到胃酸(強酸)的傷害時,可能會引起食道潰瘍、喉嚨發炎甚至癌症等情形。

胃酸過多一直都被誤會是胃食道逆流的主因,其實是錯誤的迷思,但這樣的解釋確實讓病人能理解為什麼要吃降低胃酸分泌的治療,所以電視廣告甚至醫護人員都是這樣衛教病患。但胃食道逆流的原因絕對不是胃酸分泌過多,而是胃酸跑錯地方了!


胃食道逆流原因

胃食道逆流有三個成因,包括賁門太鬆、壓力大以及太敏感。

第一個原因是賁門口太鬆:

賁門口就是食道與胃交接的關卡,原因可能來自食道下端的擴約肌無力或是橫膈膜疝氣變形,這樣賁門會無法有效關起來,導致胃脹氣消化不良的時候,或者肚子受到擠壓或用力咳嗽時,食物跟胃酸容易衝到食道以及咽喉,導致發炎頭痛甚至潰瘍。


食道括約肌壓力的降低:(一般定義為休息狀態平均為10mmHg以上),臨床上有病人若低於5mmHg,則是下食道擴約肌無力,然而臨床上也看到有許多病患下食道擴約肌的壓力約在5-10mmHg之間,壓力偏低的情形會使得胃食道逆流情形時好時壞,原因就是下食道括約肌的長度會因為胃膨脹的情形而有所改變,當胃脹大時,括約肌會變短,變短的括約肌加上偏低的括約肌壓力,就會造成胃食道逆流的發生。

但這邊也還是特別提醒如果食道括約肌在休息狀態一直都是15mmHg以上,關緊但完全不開的,其實反而也是一種病態,又稱為蠕動遲緩症,後面會在「假的胃食道逆流」章節詳述。

第二個原因是胃內壓力大:

導致胃中胃酸跟食物因為壓力回流至食道。肥胖的病患因腹內脂肪多,可能造成腹內壓力過大,尤其是吃飽撐著或彎腰綁鞋帶時就逆流了。至於不胖的人也可能因為緊身衣穿太緊或是腹部重量訓練擠壓胃裡的食物引起逆流。此外,慢性胃炎或長期胃排空消化不良所致,太過油膩或多肉的飲食習慣或有幽門桿菌感染,都是加重症狀的原因。當然還有很多慢性病如糖尿病也會有胃排空的問題,也需要同時治療才行。

第三個原因是食道太敏感:

即使只有一丁點胃酸回流都承受不了,其實正常人也都會有逆流的情形,但是次數大約每天40次左右是可容許的,而且沒有症狀。但食道太敏感的患者通常是逆流次數跟正常人一樣,但是一逆流就有感到症狀。而另一種類似的患者就是逆流次數沒有異常多,覺得有症狀時其實根本沒逆流,也就是我們說的功能性火燒心,這種情形通常與睡眠品不佳、憂鬱、焦慮、停經經候群或A型人格的問題有關。

胃食道逆流同時也會造成「向上逆流多,向下排不掉」的情形。「向上逆流多」指的就是胃裡胃酸或食物逆流的次數變多,而逆流的東西可以是強酸性(PH<4),弱酸性(PH 4-7)或是鹼性(PH>7)的胃液。不一定是酸的逆流才會讓你不舒服喔!膽汁鹼性的逆流也是有可能的,這也是民眾常常會誤解的認知。

「向下排不掉」指的是食道收縮力不足,無法將食物往胃裡順利地推送,所以就算胃酸逆流到食道了也很久才會回到胃裡去。這種情形在食道長期因逆流而慢性發炎的病患最常見,因為反覆性食道發炎刺激,不僅會引起黏膜病變,也會造成食道肌肉無力,而且就算治療後可能也無法恢復正常,治療時機還是要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