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信息中心

新业国际商学院

常见问题



 

疼痛開刀能一步到位嗎?





60多歲男性背痛,一背痛就想開刀,因為想要一勞永逸,但是他其實是下背柔軟度不好,加上關節有發炎,不用開刀其實也可以治療。


治療大原則:從風險與負面影響最低者開始


有些病為何不直接開刀?還要先伸展、吃藥、打針?在門診中經常可以見到某些醫師因為擅長某些類手術,因此病人一來就先排除吃藥、打針等選項,說「沒關係啊,這手術很好對不對?直接開刀不就好了?」這中間隱含的思維是「開刀才有效,吃藥打針治不好,不必浪費時間。」但事實上,很多病吃藥打針是可以解決的,而手術存在的風險,是病患常會忽視的。更進一步說,對身體改變愈少的方法,副作用或後遺症也會愈少。

醫院骨科、疼痛科醫師表示,每個人對同一種治療方式的反應會不同,有些藥沒吃過,有些針沒打過,不會知道有沒有效。
醫師通常會勸病人按部就班,因為簡單來說,「刀開了,就無法回復。」每種病都有輕重程度,較輕的程度吃藥是有機會「好」的,例如退化性關節炎、脊椎滑脫、不嚴重的肩部旋轉肌破裂等,因為人體有自癒能力,藥效加自癒的效果,可以緩解病況。

吃藥到不痛這樣算是「治好」?醫師強調不是,而是生活上不造成困擾,與疾病和平共存。為什麼不治好、一勞永逸呢?
醫師舉例,脊椎滑脫分兩級,較輕度的第一級吃藥不痛後,有些人一輩子不會發展成二級,但如果一定要「治好」就需要開刀,但付出的代價比較大,這需要衡量。另外像退化性關節炎分四級,第三級開始健保給付置換人工關節,但是較輕等級時只要保持得好,不是每個人都會發展成第三、四級,也就不需要換關節了。

侵入程度愈大,副作用可能就愈大


醫師解釋,開刀就是改變了身體內的狀態,侵入程度愈大,破壞與改變愈大,副作用可能就愈大。大部份人不知道開刀無法恢復及可能無法補救。比方說,置換人工關節是把身體原生關節切除,當然不可能再裝回去;有些手術如果不完美,可以再做補救性手術,但如果狀況不好就掉入無法補救的情況,只能到疼痛科善後。正因為開刀無法恢復,直接開刀就不知道吃藥打針會不會好,因此要先從影響小的先做。所以醫師會先跟病人溝通,「討論一下手術可能經歷的風險,都是有機率的,說不定先吃藥後隔週再來就不想開刀了。」

開刀也不是一勞永逸

再從另一個角度講,開刀也不算是一般觀念中的一勞永逸。醫師指出,人工關節使用期限平均只有 15 年,改用超耐磨的約可增加到 20 至 25 年,期限到了就有可能要再換一個新的,但是越換功能會越差。而脊椎打釘固定融合手術,五年後旁邊就有可能產生新的退化,稱為『鄰近節退化』,又要再開一次,而且如果再打釘融合,五年後還是有可能產生新的退化,如此惡性循環。以現代人壽命不斷延長情形來看,直接動刀不見得是最佳選項。

治療順序:伸展→吃藥→打針→手術

無論是哪一種疾病症狀,不應先從改變或影響層面最大的療法開始,要從伸展→吃藥→打針→手術這樣的順序來進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