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冠心病
有些病,如冠心病看起來是身體局部出問題了,但實際上是全身問題的局部表現,治療這些病時不應該只針對局部用力。
冠心病是最常見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大多數人對冠心病的理解是:冠狀動脈血管變窄,甚至堵塞,從而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等。但是有些冠心病病人的其他部位的血管也容易出現問題,比如腦血管、腸道供血的動脈血管,有些男性患者還容易因此出現勃起功能障礙。
冠心病不僅僅是局部血管問題,解決一個點不等於解決整體問題
19世紀的法國醫生卡薩尼斯說過一句話:人與血管同壽。意思是,血管決定了我們的健康品質和壽命,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
血管被稱為「生命的糧道」。如果把全身的血管從動脈到靜脈連起來,總長度能達到17.6萬公里,可以繞地球赤道4.5圈。血管時刻承受著血流的衝擊,血管內皮會受損;血液裡的脂質會沉積,時間久了還會形成斑塊。因此,血管會越來越狹窄,血流會越來越不暢。
冠心病就是給心臟供血的動脈血管---冠狀動脈發生病變,血管腔狹窄程度超過一定範圍而造成的心臟病。有人說冠心病常見的根本原因是冠狀動脈長得太細。冠狀動脈的主幹,即它最粗的地方,才不到五公釐,而且越到末端越細。而心臟是給全身各個器官供血的動力來源,是所有器官裡最累的。給這麼重要的器官配了根這麼細的血管,就好比給一輛豪華跑車裝了根從小商品批發市場買來的油管。但是這種說法並不完全對,有些冤枉冠狀動脈了。冠狀動脈雖然細,但是它不容易收縮,而且血管內皮的自我淨化能力強。這些優勢彌補了細的問題,所以細不是本質問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吸菸、飲酒)和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因素都對冠狀動脈造成了壓力,它們是導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以前,治療冠心病只有吃藥這一種辦法。後來,醫生想到,既然冠心病是因為血管裡有地方變窄了,那擴張這個最窄的地方,不就可以了?1974年,一位德國醫生真的把一個球囊透過外周的血管,放到了冠狀動脈最狹窄的部位。打氣後球囊張開,狹窄的部位也就變寬了。但是問題很快來了,血管是有彈性的,臨時擴張並不能長期保持,隨著擴張部位回縮和病變繼續惡化,多數病人血管裡好不容易拓寬的地方,慢慢又重新變窄了。該怎麼辦?
1987年,一位法國醫生認為,把冠狀動脈最狹窄的地方先拓寬,再用一個金屬支架撐起來,就不會那麼容易重新變窄了。至此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俗稱心臟支架手術)就相對完善了。這一個新技術的出現,讓大家看到了治癒冠心病的希望。美國心臟病和卒中統計報告顯示,美國在2014年就進行了大約四十八萬例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既然是血管狹窄引起的疾病,那麼是不是得了冠心病以後,在狹窄部位用支架拓寬血管就可以解決全部問題了?不是。對於患有穩定型心絞痛的病人來說,和單純吃藥比起來,吃藥加上放置支架的治療方式,並不能降低病人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和死亡率。
這是因為,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問題是年齡、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還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如果這些因素持續存在,放置支架雖然解決了一個部位的血管狹窄問題,但是預防不了其他部位的血管繼續變窄。全身動脈血管裡流的血都是一樣的,引起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也是一樣的,一旦一個部位出現問題,其他部位的血管又能好到哪兒去呢?冠心病在很多時候不只是局部問題。
人體的血管就像城市的交通。為了讓你更加理解冠心病,我們用交通進行比喻。以北京為例,1990年,北京交通最擁堵的地方在西直門。首先,西直門是西二環和北二環的交會點,是從城區通往北京西北部的必經之處,車流量很大。其次,老西直門橋是1970年代修建的,不能負載這麼大的車流量,所以西直門就成了西北二環最擁堵的節點。1990年,交通部門用了四年時間設計規畫,花了兩億多元重新建造西直門交流道。1999年新交流道完工,緩解交通擁堵的效果立竿見影。但是兩年後,西直門交流道再次成為交通最擁堵的節點。到了上下班高峰期,西直門交流道又成了「停車場」。
所以解決一個點的擁堵問題,並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整體問題。上下班高峰期,整個交通都不通暢,一座橋的擁堵只是其中的一個爆發點而已。單純拓寬一座橋、一個路口沒用,因為流量大這個根本問題仍然存在,其他的路、其他的橋還是會繼續擁堵。冠心病病人血管阻塞的問題同理。
所以患有冠心病的病人,也容易得其他由動脈缺血引起的病:如果血管的斑塊出現在腎動脈,就會導致腎動脈狹窄;如果腦血管病變了,就容易出現腦血栓、腦出血等病狀;如果血管的狹窄、擁堵發生在給腸道供血的動脈裡,就會引起腸道功能異常,若腸道動脈完全堵死了,還會出現腸壞死;如果供應男性生殖器官的血流減少了,那病人很容易發生勃起功能障礙。
冠心病的治療
既然冠心病僅是全身血管疾病的一個矛盾爆發點,那最終的解決辦法還得靠全身治療。
冠心病的全身治療歸納起來就是,改變生活方式和用藥,兩者缺一不可。改變生活方式是所有治療手段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戒菸和運動。很多得過心絞痛的病人,在做了心臟支架手術,或者做了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以後不敢運動,擔心運動會加重冠心病。但其實只要經過醫生評估,病人在病情穩定、症狀明顯得到控制時,一定要逐步增加運動量。心血管內科專家講過一個透過運動改善冠心病病情的典型病例。18世紀,有一位醫生帶著冠心病患者到森林裡鋸木頭,每天持續30分鐘到一個小時,3、4個月後患者的心臟竟然不疼了。這就是運動的效果。
今天,已經被證實的可以降低冠心病和心肌梗塞死亡率的藥物有四種,它們也是治療冠心病的基礎藥物,包括: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如阿斯匹靈;降血脂的藥物,如他汀類;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的藥物,如舒壓寧控釋錠等;降低血壓、改善心肌重構的藥物,如ACEI(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類和ARB(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類藥物。如果可以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藥物治療,多數病人的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這就相當於全身治療。
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也是治療冠心病的一種方法。客觀的說,這種治療方法好比疏通交通擁堵的西直門橋時進行的拓寬改造,雖然解決不了全域問題、長期問題,但是可以解決最集中、最危急的問題。危急的時候,做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可以救命。
比如,對於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來說,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是救命的最優選擇。因為支架可以擴張堵塞的血管,「殺出一條血路」,讓心肌恢復血液供應。患有不穩定型心絞痛--心絞痛沒有規律的病人,服用藥物已經無法控制病情,病情發展下去很容易發展成心肌梗塞。這個時候做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於吃藥也控制不住心絞痛症狀的病人,介入手術對於改善症狀非常有效。但是,無論做不做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都要切記:冠狀動脈介入性治療只是單點突破,它的基礎必須是全身治療,也就是改變生活方式加用藥。
治療冠心病還有其他方法: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這種方法尤其適合那些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病人。用心臟外科醫生的話說,給心臟搭橋換上新血管,替代已經不能完成工作的血管,就是給病人爭取一個20年的機會,再讓他們繼續改善生活方式,繼續好好吃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