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攝取鈉100毫克的鈉,鈣質將流失1.4毫克
天氣漸漸嚴寒,各式火鍋開始大行其道,吃火鍋除了可以祛寒,大家也希望藉此補補身子、加強抵抗力;然而,若沒有注意這些鍋物的鈉含量、吃進過多的鈉,不只傷害心血管系統,近年來科學家還發現鈉攝取過多可能會降低免疫力,反而與大家想吃鍋進補的原意背道而馳,另外,體內鈉含量過高也可能造成骨質疏鬆、胃癌、結石等問題,輕忽任何一項都有致命的後果。
高鹽飲食容易腎結石,輕忽可導致腎臟萎縮
講到結石一般會想到菠菜等富含草酸的食物,其實鹽也是結石的催化劑之一。高鈉飲食會增加尿液中的鈣含量,而尿中的鈣會分別與草酸、磷酸結合,形成草酸鈣及磷酸鈣結石,容易堵在腎臟裡,因此對於腎結石患者,醫師都會特意提醒多加注意平時飲食的鈉攝取量。不要認為結石是小毛病,在腎臟、膀胱、及尿道產生的結石(統稱為尿路結石)有時未必有症狀,通常比較大的結石反而比較不會出現反應,所以有些病人會忽略結石長期阻塞的嚴重性,結果可能導致腎臟水腫、甚至讓腎臟慢慢萎縮以至完全失去功能,演變至需要洗腎的結局。
每攝取鈉100毫克的鈉,鈣質將流失1.4毫克
建議成人每天的鈉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換算約6克的鹽。但若沒注意食品裡的鈉含量,很容易攝取超標。骨質疏鬆症學會曾指出,每日營養攝取量發現,男女平均每日鈉攝取都比建議量來得高。
吃過多的鈉不只傷害心血管,也會骨質流失。醫師表示,鈉、鈣離子會在腸胃道中產生共伴效應,鈣離子會與鈉離子一起隨著尿液排出;根據英國的研究顯示,尿液中的鈉含量愈高,髖部骨密度值愈低,大約每攝取100毫克的鈉,就會流失1.4毫克的鈣。
舉例來說,冬天常吃的火鍋,包含湯底以及貢丸、魚餃等食材,吃完就會攝取3,592毫克的鈉,換算下來鈣質流失了50毫克;羊肉爐一餐約含3,180毫克的鈉,會流失鈣質45毫克;蚵仔麵線最可怕,一碗鈉含量3,966毫克,流失鈣質高達56毫克。
千萬不要小看骨質流失,如果不注意骨質的維持而發生骨質疏鬆症會增加晚年死亡率,尤其女性更要小心,根據醫院資訊,超過50歲的女性高達1/3可能經歷過骨質疏鬆症,而骨質疏鬆症患者最常發生髖部骨折,一旦髖部骨折,高達40%的人將無法自由行走、20%會在一年內因其他疾病死亡,死亡率高過大多數的癌症。
吃太鹹容易罹患胃癌,動物實驗顯示風險提升4倍
胃癌的新聞曝光度不如大腸癌,但若不幸確診胃癌大多已是末期,難以治癒,嚴重性不輸大腸癌。胃癌常是十大惡性腫瘤的榜上常客,因為胃癌早期沒有特定的臨床症狀,因此大部分病人被診斷出來時都是晚期胃癌,死亡率高。若要防範胃癌,一定要注意鹽的攝取量。
醫師指出,雖然胃黏膜上有一層黏液包覆,對胃壁起著很好的保護作用,但若攝取過多鹽分會破壞黏液層,使胃黏膜容易受傷,若又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桿菌會在受損的黏膜中增生使胃壁無法修復,若長期下來,發炎的胃壁就容易產生癌細胞。動物實驗證實,體內已有幽門螺旋桿菌的老鼠,若餵食含鹽量多的飼料(增加10%鹽量),胃癌的發生機率就會提高4倍。
動物實驗:高鹽飲食讓抗菌能力降100~1000倍
今年初,德國波恩大學(University Hospital of Bonn)一篇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研究首度以動物實驗表明,高鹽飲食可能會降低免疫力。研究團隊控制兩組小鼠的飲食做對照實驗,其中一組餵食高鹽飲食,再讓兩組小鼠感染李斯特菌,結果發現餵食高鹽飲食的小鼠有較嚴重的細菌感染,在牠們的脾臟和肝臟中,李斯特菌的數量是鹽分攝取正常的小鼠的100~1000倍,差距顯著。
研究的主要作者Katarzyna Jobin博士解釋,「透過實驗發現,當腎臟過濾血液時,鹽會促使糖皮質素在體內堆積,從而損害一種稱為顆粒球、可破壞細菌的免疫細胞。」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團隊還做了初步的人體實驗,他們徵召了自願者每天額外攝取6公克鹽(相當於2份漢堡和2份炸薯條的含鹽量),結果自願者也顯示出明顯的免疫缺陷。
如何減鹽?
1注意食材的鈉含量標示
選擇包裝食品時要詳細閱讀營養標示,了解食品的鈉含量(如果使用蘇打、味精、發粉等也會增加鈉含量),幫助自己從選擇食材、食物開始把關鈉含量。
2學會換算調味料鈉含量
一天建議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而一茶匙鹽的鈉含量就約2400毫克。此外同等含鈉量的調味品還包含:2.4湯匙醬油/6茶匙味精/6茶匙烏醋/15茶匙蕃茄醬(1茶匙=5cc;1湯匙=15cc)
3利用天然食材替代鹽
烹調時可用人參、當歸、枸杞等中藥材及胡椒、八角等辛香料取代鹽;香菜、海帶、洋蔥等食物則能帶出食物的原味。
4出外吃飯注意4點
點菜時避免選擇滷、漬等方式烹調的菜餚,燙青菜也不要放肉燥、醬油膏;如果真的想要調味,盡量不用鹽罐或醬油、辣椒醬,可用生辣椒加白醋替代。此外,鮮甜湯品也可能隱藏大量的鹽或味精,應避免多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