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及塑胶汤匙遇高温可能溶出癌毒、重金属!
你曾注意过塑胶汤匙上的号码吗?冬天大家倾向点较烫的食品、汤品,如果把标有6号的汤匙伸入近100°C高温的汤裡,可能会溶出有毒物质。过去就曾有网友在外用餐时发现塑胶汤匙上标6号而不敢用来舀火锅料并拍照PO网,结果许多网友指出也曾看过标6号的塑胶汤匙。其实在外用餐,许多餐具都要特别注意其耐热性,才能尽量避免吃进有毒物质,尤其现在冬天大家开始点温热的手摇饮,吸管会否溶出塑化剂、重金属也有疑虑。
6号汤匙不耐高温,溶出物质有致癌疑虑
你可能不知道,在外使用汤匙时可以看一下汤匙上标示的号码,若发现为6号,最好不要用来舀高温的汤品。
化工博士指出,在台湾的塑胶用品会标上「塑胶材质回收辨识码」,由1~7号共7个号码,分别代表不同的塑胶材质,其中5号、6号常用于餐具,其材质分别为:
*5号:聚丙烯(PP, Polypropylene)
聚丙烯的耐热温度大概可达到100~130°C而不会变形,外带饮料杯的主要材质就是聚丙烯。
*6号:聚苯乙烯(PS, Polystyrene)
聚苯乙烯的塑胶产品分为未发泡、发泡两种。未发泡的聚苯乙烯多用于建材、玩具或免洗餐具,发泡后的聚苯乙烯就是「保丽龙」。聚苯乙烯的耐热温度约70~90°C,比较不耐热,如果用聚苯乙烯餐具吃热食可能会溶出有毒物质。
医院毒物科医师表示,聚苯乙烯不耐高温,如果接触温度大于90°C以上苯乙烯就会溶出来,而动物实验曾证明聚苯乙烯会增加癌症风险,代表聚苯乙烯溶出物有致癌疑虑。专家建议,吃滚烫食物如火锅类最好选用5号塑胶汤匙、避开标注6号或没有标注号码的汤匙,最保险的方法还是自备环保餐具,才能吃得安心。
摊贩常用美耐皿餐具遇高温会释出三聚氰胺、甲醛
为了避免陶製、玻璃製的碗盘碎裂,许多商家会使用便宜好用的美耐皿塑胶餐具,因而美耐皿在台湾摊贩、餐饮店非常常见,而这种材质也有溶出毒物的风险。
因为美耐皿的材质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s),具有坚硬、不易破裂的特性,常被用于製造厨房器皿或餐具,例如盘子、杯子、汤碗等,根据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的报告,美耐皿在高温(70°C)下会发生降解,遇到酸性食物时降解更会加速。高雄医学大学一篇2011年的研究还发现,品质较差的美耐皿餐具在40°C就会释出三聚氰胺。
长期摄取三聚氰胺,有生殖能力损害、膀胱/肾结石、膀胱癌等疑虑。1953年美国针对三聚氰胺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用高剂量三聚氰胺喂食雄鼠两年,会造成膀胱结石,并增加膀胱、尿道恶性肿瘤的风险。另外,美耐皿除了会释放三聚氰胺,其于高温下也会释放一级致癌物甲醛。因为美耐皿十分常用,在外用餐难免碰到,那该怎麽办?专家表示,如果不得不使用美耐皿餐具,要尽量减少接触滚烫食品、汤品,用餐完毕后要多喝水,有助于将三聚氢胺排出体外。
有些吸管由不耐热塑胶製成,还可能释出重金属,红色吸管最可怕
现在天气严寒,大家开始改喝热呼呼的热饮,但吸管有办法耐热?吸管没有标注号码,往往无从得知其材质,若是由聚苯乙烯製成,接触到热饮就可能释出有致癌疑虑的有毒物质。尤其许多商家採用五颜六色的吸管,又增加了一层风险,因为其中可能含有重金属。
根据台湾食品卫生管理法第17条「食品器具、容器、包装卫生标准」中「塑胶类」的规定规范食器含有的铅与镉都应低于100ppm以下,专家表示,「虽然规定塑胶类重金属含量是100ppm以下,不过像玻璃、陶瓷等食器的铅含量设定低于5ppm,两者安全性差异很大。既然有疑虑,何必让自己暴露在危险中?」更何况部分食器可能会有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疑虑,过去环境毒物研究中心某次抽查就发现,市售彩色吸管多达12.5%铅含量不合规定。
专家建议,尽量少用塑胶吸管,尤其是彩色吸管,长期使用有色吸管容易在体内累积毒物,其中「红色吸管」更容易含有重金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