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信息中心

新业国际商学院

健康资讯



 

腦部衰退有跡可循



你是否察覺到自身或長輩經常忘東忘西、思考反應變慢、說話也有點詞不達意?種種跡象可能代表正處於腦部衰退的風險中!事實上,65歲以上,每13人就有1位失智;80歲以上,每4人就有1位罹患失智。面對無可避免的變化,我們應多觀察自身或家人的行為,一旦發現徵兆不可輕忽,應盡早治療。


腦神經內科醫師表示,腦部退化患者的神經多有類澱粉蛋白或不正常的陶蛋白累積,長久下來造成神經傳導出現障礙,神經慢慢萎縮、破壞。退化位置不同,相應症狀也不同,如大腦海馬迴(hippocampus)會影響記憶;額葉細胞受損可能個性改變、失去控制與認知能力。所以,生活中若出現一些不適當的行為,就要注意是否有早期失智的可能。例如專注能力變差,才說過就忘了;或執行能力變差,面對複雜指令、步驟太多就沒辦法執行;也有人語言能力變差,表達不精準,簡單的名詞也講不出來;或經常迷路、空間感變差,突然忘記地點方向;或個性改變,如社交能力原本正常卻變得退縮、原本溫文儒雅突然變得脾氣暴躁等,都是臨床常見的初期失智症狀。


破除年齡迷思

雖然一般來說年紀越大腦力越差,但不代表年輕人就不會失智,可能受到基因遺傳、生活習慣、環境影響提早大腦退化,早發的失智也會發生在60歲之前。醫師指出,失智的致病原因其實很複雜,但目前統計出40%的危險因子是可預防並改變的。我們年輕的時候最好積極學習,大腦儲存的知識量愈多、教育程度愈高,晚年失智機率愈低。人到中年後,主要危險因子則包括:

1.肥胖:
危害健康,引發許多慢性病。

2.抽菸,
喝酒:酒精會對腦部造成傷害,長期菸酒更有害健康。

3.慢性病:
如糖尿病、高血壓都影響腦細胞。50歲前好好控制,便可降低失智機率,愈早愈好。

4.聽力喪失與損害:
在40%可預防失智的因子中佔了8%,是已知危險因子中最需注意的。最好從年輕就保護聽力,戴耳機太大聲等損害,老後會導致大腦萎縮。若發現聽力喪失,早點戴助聽器也可減緩腦部退化。

5.腦震盪、車禍等創傷:
所以騎車、運動要對腦部做適當防護措施。

6.憂鬱:
老人憂鬱可能是失智前兆,若針對憂鬱治療也可能改善認知功能。

7.缺乏社交、運動:
孤單的生活型態,尤其宅居不出門,都容易造成失智。

8.空汙:
這是2020年新增的因子,是以改善PM2.5等空氣汙染,也可減少失智比例。

除了減少以上危險因子外,醫師建議可以從食物、生活習慣著手,平常也要多維持腦部運轉,能延緩、預防腦部功能衰退。

1.終身學習:
學習對生活、社交、語言能力、情緒有正面影響,如學習樂器、遊戲等,對腦部健康都有幫助。

2.積極社交:
可讓情緒變好,增加對周遭環境的認知。

3.正確飲食:
一般共識是要均衡飲食,推薦地中海飲食或麥得飲食(MIND diet) 能夠延緩神經退化、降低風險,對腦部大有好處。

醫師表示,地中海飲食或麥得飲食的肉類便是以雞肉、海鮮為主,直接補充益腦的營養成分也是有幫助的,業界最新發表的專利成分ProBeptigen(精萃胜肽),是從小分子雞肉精華中萃取出來,經過人體實證,對大腦的認知有正面好處,除了提供大腦營養之外,也可降低大腦發炎反應。此外,也可適度補充鈣質與抗氧化的維生素E,更有助於減少自由基、減緩緊張焦慮,及早保養頭腦,讓我們獨立自信不糊塗。醫師也提醒除了搭配均衡飲食、避開危險因子外,出現症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病情的延緩、對自己與照護者的生活品質都有很大的改善。平時也可輔以保健食品,幫助反應敏捷,讓我們擁有思緒靈光的健康熟齡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