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信息中心

新业国际商学院

健康资讯




牙周病的症狀及預防

 

牙周病的症狀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國立口腔健康暨顱顏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and Craniofacial Research, NIDCR)資料指出,牙周病的主因是不良的刷牙與牙線使用習慣,導致口腔細菌與黏液形成的牙菌斑慢慢硬化、形成牙結石,並導致周圍的牙齦發炎。

 

牙周病的症狀包括

 

*持續、無法消除的口臭

*牙齦紅腫

*觸壓牙齦會痛、出血

*咀嚼時會疼痛

*牙齒鬆動

*牙齒敏感

*牙齦退縮或牙齒可見面積變大

 

牙周病治療


牙周病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感染。根據牙周病的範圍,所需接受的治療種類與數量都不同;此外,不論治療方式為何,患者都需要維持良好的居家口腔衛生習慣,並改變吸菸等行為以幫助增進治療結果。


牙周病預防


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資訊指出,藉由每年兩次的洗牙、日常的刷牙與牙線使用習慣,適當地控制牙菌斑,可以逆轉幾乎所有的牙齦炎。此外,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有助於降低牙周病與牙齦炎的風險、嚴重程度,或是預防牙周病惡化,包括:


*戒菸:

菸草是導致牙周炎的重要原因之一,相較於非吸菸者,吸菸者罹患牙周炎的機率高達7倍;此外吸菸也會導致牙周病治療的成效不佳。


*紓壓:

壓力過大會導致人體免疫系統更難對抗入侵的細菌與感染。


*飲食:

適當的補充營養,能夠幫助免疫系統對抗感染,建議攝取富含抗氧化效果的食物與營養素,例如維生素E(蔬菜油、堅果類、綠葉蔬菜等)與維生素C(柑橘類水果、青花菜、馬鈴薯等),都有助於身體修復受損的組織。


*避免咬牙切齒或磨牙:

這類的動作會對支撐牙齒的組織施加更多壓力,因此組織受損的危險性也會增高。


美國牙周病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riodontology, AAP)指出,高達30%的美國人在遺傳上較容易罹患牙周病,這些人真正罹患牙周病的風險也高達6倍。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牙周病,可能就需要更加注意自己的口腔健康、增加檢查頻率,並維持良好的潔牙習慣。


清潔做不好,牙周病上身

牙周病,顧名思義便是牙齒周圍的疾病,主要發生在牙齒和牙齦的交界處。清潔工作沒做好,口腔裡的細菌便會在牙齒周圍堆積,剛開始會使牙齦發炎、紅腫、容易流血。更嚴重一點,細菌開始進入牙齦底下破壞骨頭,當骨頭被破壞到一定程度,你可能會發現牙齒開始搖搖欲墜,最後,整顆掉落。牙菌斑容易堆積在牙齦與牙齒交界處,但我們往往只注重牙面清潔,而忽略最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刷牙時,刷毛要刷到牙齦,並且用牙線清理牙縫,才能真正把牙齒「刷乾淨」。


一般人習慣選用大刷頭的牙刷,這麼一來,牙刷會被臉頰所限制,沒辦法清潔口腔深處,因此我們會建議民眾選擇刷頭較小的牙刷,女生嘴巴比較小,甚至可以使用兒童牙刷,對於清潔會比較有利。而在牙線的使用上,有些民眾會用「牙線棒」,刮完這個牙縫又去刮另一個牙縫,細菌傳來傳去,本來沒問題的地方反而受到感染,使病況惡化。其實,「整捲的牙線」是比較理想的清潔工具,進入牙縫後須呈「C字型」將牙菌斑刮下來,每清一個牙縫就換一段,避免交叉感染。若有良好的刷牙技巧,使細菌難以孳生,那麼一天其實只要刷2次牙就夠了。但大部分民眾在這方面仍有所欠缺,牙周病患者對於細菌的抵抗力也比較差。因此,會建議病人餐後及睡前刷牙,一天刷4次,把細菌量減到最低。


定期回診,避免牙周病問題


牙周病最麻煩的一點在於,它不像蛀牙會痠、會痛、會有孔洞。牙周病的症狀不太明顯,大部分病患初期沒感覺,等到牙齦紅腫、疼痛,甚至牙齒鬆動,這都已經很嚴重了。牙齒骨頭被破壞殆盡,目前也沒有好的技術可以讓骨頭完整長回來。另外,等到牙齦消腫,與牙齒間的縫隙會變大,若以樹脂填補的話,牙齒外型則會變得很不平整,更容易藏污納垢。補或不補,都難以將受損嚴重的牙齒回復原狀。

當病人察覺自己有牙周病時,通常已來到牙周病末期。民眾可以趁著半年一次的定期洗牙,請醫師順便檢查牙齒問題,揪出牙周病。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臨床上也經常遇到病人治療結束,人就不見了,約診也不到。過了幾年才回頭求助,大呼:「我的牙周病怎麼又變嚴重了?」

人的嘴裡是一個充滿細菌的環境,我們也不可能將嘴巴拿去高溫、高壓消毒。因此,牙菌斑其實一直潛伏其中,細菌還是會利用口水中的蛋白質,逐漸繁殖、增加,持續堆積之下,便會造成口腔問題。牙周病的治療不是打疫苗,它和感冒一樣會反覆發作,加上病人對於牙周細菌的抵抗力較差,只要一忽略清潔,牙周病還是會復發。
因此,牙周病患者一定要做好清潔,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因為害怕、懶惰等心態,讓口腔的情況越來越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