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信息中心

新业国际商学院

健康资讯


 

如何預防血管阻塞

 

動脈硬化引發疾病


將血液由主動脈運輸到心臟的動脈,外型如冠冕花環般包覆住心臟,因此稱為冠狀動脈。

 

冠狀動脈容易產生硬化,當血管硬化到相當嚴重時,會以心絞痛發出警告,就是所謂的狹心症,更嚴重時就會堵塞住動脈而引發心肌梗塞。狹心症及心肌梗塞都是冠狀動脈硬化引起的,因此統稱為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簡稱冠心病。

冠心病是全球生命頭號殺手,每年有一千多萬人死於冠心病。幸好,過去幾十年的流行病學研究已指出一條預防動脈硬化及冠心病的明路。只要有決心及有規律地從事預防工作,冠心病是可以避免的。

 


動脈硬化引起的毛病除了心臟病發作(冠心病)及腦中風(內頸動脈栓塞)之外,還有間歇性跛行症。這是由於運輸血液給下肢的股動脈(Femoral artery)有了嚴重的硬化,使血流受阻而引起。

股動脈硬化是常見問題,許多高齡者有這種毛病,其中糖尿病患者又特別多。

股動脈硬化粥狀斑塊長得很大時,血流通過之處變得狹窄。平常作息需要的氧氣量不大,因此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當走路距離比較長時,血流緩慢供給的氧氣不足,下肢肌肉缺氧就會產生劇痛,走不動,此時坐下來休息一會兒,疼痛感就消失。這種因走路引起的痛,就叫做間歇性跛行症。

當粥狀斑塊愈長愈大,血流愈慢,能夠行走的距離就愈短。到最後,斑塊大到血流極其緩慢,便會連半步都走不了。缺血嚴重時,下肢皮膚容易掉落產生潰瘍,潰瘍很容易受細菌感染、化膿,變得相當痛苦而難以處理。

在醫學歷史上,記載間歇性跛行症的時間不算長。臨床上有詳細記載的是一百五十多年前在巴黎有位聞名國際的醫生Charcot教授。他的臨床記錄非常詳細,給後代留下很好的醫學資料。

但當時大家不知道心血管硬化致病的原理,他對此給了個有趣的理論。他認為間歇性跛行症是因為動脈發生痙攣使管腔縮小、血流滯慢。這個理論當時頗受歡迎,廣被接受,成為十九世紀經典。


Charcot的動脈痙攣理論到了二十世紀中期才被推翻。原來股動脈及掌管心臟循環的冠狀動脈和腦循環的內頸動脈,都屬於中型動脈,容易產生粥狀斑塊。


股動脈的粥狀斑塊也是逐漸成長,二、三十年後才會長大到堵塞血流。跟冠狀動脈及內頸動脈有所不同的是,股動脈比較不會產生急性血栓讓管腔完全堵塞,或是讓血流完全停止,因此不會像心臟病發作那樣,急性下肢肌肉壞死是很少見的。

股動脈硬化引起的跛行症,治療方式起初是根據血管痙攣理論嘗試以藥物除掉痙攣,但都不成功。

後來試用血管鬆弛藥物,效果仍不佳。其中一種藥物來自於人體,是前列腺素的一種,叫做前列環素(PGI2)。這類前列腺素除了抑止血小板凝聚,還有鬆弛血管的作用。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效果不大,而且還有低血壓的副作用。

股動脈硬化引起嚴重跛行症時,可以用手術裝置支架讓血液流通。支架的原理和冠狀動脈及內頸動脈的支架相似,手術方式也大同小異。

戰勝跛行症的最佳策略是在預防!需減低血管硬化的風險,比方說戒菸、經常且持續的運動、健康飲食及控制三高,都是很重要的預防方法。

積極治療糖尿病更重要。一旦血管硬化風險降低,跛行及壞疽的發生率就會大減,甚至完全去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