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信息中心

新业国际商学院

健康资讯


 

7招教你遠離致命毒素



上吐下瀉讓人好不舒服!曾經用完餐後,覺得肚子痛、拉肚子、嘔吐嗎?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公布了日常生活中再常見不過、暗藏「病菌」、「毒素」的7類食物,若調理方式不當,又或未注意環境衛生,就有可能暗藏食物中毒的危機,嚴重時甚至有性命危險。
 

7大類可能食物中毒的食物
 

食物種類

可能致病菌

預防方法

肉類與蔬果

沙門氏菌、產氣莢膜梭菌、大腸桿菌、耶爾氏菌、李斯特菌

1.生熟食分開處理

2.肉類勿清洗

3.徹底煮熟

牛奶與生乳製品

曲狀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仙人掌桿菌及隱孢子蟲

1.勿飲用生乳與食用生乳製品
2.不可飲用過期牛奶

雞蛋

沙門氏菌

1.蛋黃、蛋白煮至全熟
2.挑蛋法有訣竅

海鮮

腸炎弧菌

1.生熟食分開處理
2.充分加熱

芽菜類

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及李斯特菌

勿生食芽菜類

麵粉

有害細菌、黃麴毒素

1.避免生食麵團、麵糊
2.購買留意外包裝
3.留意保存環境

 

肉類與蔬果:曲狀桿菌、沙門氏菌、產氣莢膜梭菌、大腸桿菌、耶爾氏菌、李斯特菌


美國CDC指出,大多數生的禽類肉品含有曲狀桿菌,甚至可能被沙門氏菌、產氣莢膜梭菌等細菌汙染。而牛肉、豬肉等生肉除了上述菌種外,也有可能潛藏著大腸桿菌、耶爾氏菌等。

此外,生鮮蔬果也不容忽視。雖然吃新鮮的產品對健康有不少好處,但未經清洗的蔬果也可能受到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及李斯特菌汙染。

曲狀桿菌是最常造成腸胃炎的病菌之一;感染沙門氏菌除了噁心、嘔吐及下痢之外,還有可能會發燒,甚至引起敗血症;而感染李斯特菌除了腸胃道症狀外,免疫力較差的族群(如年長者、孕婦等)與病人更有可能引起侵襲性感染。


處理生肉有訣竅,生、熟食分開、勿清洗,並徹底煮熟


由於只要在廚房處理食材時,生肉與蔬菜使用同一砧板就有可能引起感染,因此生食與熟食所使用的容器與刀具勿混合使用。

美國CDC也建議不要清洗生肉(雞肉等禽類肉與牛肉、豬肉都是如此),以免細菌隨水流噴濺至其他食物與廚房表面。

此外,肉類與蔬菜均建議徹底煮熟,並盡早食用。剩菜則應在2小時內冷藏,防止細菌滋生。


牛奶、起司與生乳製品:沙門氏菌、仙人掌桿菌


除了曲狀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外,生牛奶及其製品(如起司、冰淇淋、優格等)還可能會受仙人掌桿菌及隱孢子蟲汙染。

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指出,牛奶若未經過殺菌處理,可能還受病菌污染,應避免食用。

腎臟科醫師分享,曾有民眾喝了過期15天的牛奶後,確診「細菌性感染」,不僅感到腹部絞痛、噁心、想吐,還有發燒症狀,喝了同牛奶的同住阿嬤甚至還出現脫水狀況,需要掛點滴治療。一旦民眾發現食物過期,或有察覺不新鮮還是小心為上策。


雞蛋:沙門氏菌


雞蛋所導致的身體不適可能是最常見的食物中毒狀況之一。台灣甚至曾有民眾因食用使用生蛋汁製成的法式吐司,高達50多位民眾發生沙門氏菌中毒,甚至導致一名碩士生死亡。

沙門氏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台灣位居第四位,嚴重情況不容忽視。醫院感染科醫師建議,煮蛋時應將蛋黃、蛋白皆煮到凝固,若烘焙需要將生雞蛋混合進料理中,則食物中心應至少達70度以上,才可充分殺菌。

此外,由於從雞蛋外觀無法判斷該雞蛋是否受到沙門氏菌汙染,挑蛋時也有技巧!綜合醫師及營養師的建議,最好選購有認證洗選蛋(留意非洗選蛋不可清洗)。

挑選時應挑選較沉澱、蛋殼較厚,蛋殼無破損、裂痕的雞蛋。除了洗選蛋可直接放入冰箱保存外,非洗選蛋可用濕毛巾略為擦拭再冷藏。一旦發現買回家的蛋有裂痕或外觀有沒留意到的髒污,則最好直接丟棄為佳。


海鮮:腸炎弧菌


醫院急診科主任指出,海鮮貝類可能會於沿海地區或海底的汙泥中受到腸炎弧菌感染。一旦食品容器受汙染,又或民眾生熟食不分,就可能感染致病,出現腸胃症狀及血便。

美國CDC建議將海鮮加熱至約62.78度,海鮮剩菜應加熱至73.89度,且盡量不要吃未煮熟的海鮮,包括生魚片等。


芽菜類:生長環境適合細菌繁殖


美國CDC指出,由於芽菜類於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該環境也同樣適合細菌繁殖。吃生的或僅稍微燙過的芽菜類(如苜蓿芽、豆芽等),就可能受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及李斯特菌感染。

此外,自己在家栽種的芽菜也不可掉以輕心,民眾栽種的種子可能早在田中或收割時就受到汙染,建議應徹底煮熟再食用。


麵粉:未經處理殺死細菌與黃麴毒素


民眾買到的麵粉通常是「生」的。美國CDC表示,麵粉通常未經殺菌處理,穀物恐仍在田中生長或製成麵粉時,就受到有害細菌汙染。因此不建議民眾製作麵糰時,品嘗生麵團或麵糊。

此外,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指出,麵粉若保存不當有可能被黃麴毒素汙染。根據醫院的衛教資料,一旦黃麴毒素攝取過量,除了急性的嘔吐、腹痛、肺水腫,甚至造成肝、腎、心衰竭、腦水腫、死亡外;民眾也有可能會不知不覺受到慢性影響,導致細胞受損、甚至致癌。

因此,一旦發現麵粉包裝破損或色澤改變,萬萬不可購買,開封後應保存在乾燥的密封罐,並保存在低溫乾燥處較佳。

 

返回顶部<<